【原文】
列御寇为伯昏瞀人射,引之盈贯[1],措杯水其肘上,发之,镝[2]矢复沓[3],方矢复寓[4]。当是时也,犹象人[5]也。
伯昏无人曰:“是射之射,非不射之射也。当与汝登高山,履[6]危石,临百仞[7]之渊,若能射乎?”于是瞀人遂登高山,履危石,临百仞之渊,背逡巡[8],足二分垂在外。揖御寇而进之。御寇伏地,汗流至踵。伯昏瞀人曰:“夫至人者,上窥青天,下潜黄泉,挥斥[9]八极,神气不变。今汝怵然[10]有恂目[11]之志,尔于中也殆[12]矣夫!”
【注释】
[1]盈贯:引满弓弦,使弓背与弓弦之间的距离与箭同长。
[2]镝(dí):箭头,亦指箭。
[3]复沓:重复。
[4]寓:寄托,此处指箭搭在弦上。
[5]象人:木偶人;泥人。
[6]履:践踩,走过。
[7]仞:古代计量单位:一仞:周尺八尺或七尺。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。
[8]逡巡:因为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。这里指欲进不进的样子。
[9]挥斥:放纵,奔放。
[10]怵然:惊惧害怕的样子。
[11] 恂(xún)目:眨眼。
[12] 殆:本义为危险,这里引申为相差得很远。
【翻译】
列御寇为伯昏瞀人表演射箭术。他拉满弓弦,并把装满水的杯子放在肘上,然后开始射箭,箭矢不断飞速射出,后箭正好连着前箭。在这个时候,列御寇全神贯注,就像木偶一样一动不动。
伯昏无人说:“你这样是有心为射箭而射箭,并没有达到无心射箭而射箭的地步。假使我和你一起攀登高山,脚踩危崖,亲临万丈深渊,你还能射吗?”于是伯昏瞀人便领他登上高山,脚踩危崖,就在身临万丈深渊时,他背对着深渊向后退步,双脚已有三分之二悬在危崖之外。然后对着御寇拱手作揖,请他走到自己那里去。列御寇却吓得趴倒在地,冷汗一直流到脚后跟。伯昏瞀人说:“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,上能窥探到青天,下能潜行到黄泉,自由放纵于四面八方,而神气丝毫都不会改变。可是你现在却恐惧得直眨眼睛,你体悟射箭的奥妙还差得很远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