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“奚方而反?”曰:“吾惊焉。”“恶乎惊?”“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”伯昏瞀人曰:“若是,则汝何为惊已?”曰:“夫内诚不解,形谍成光,以外镇人心,使人轻乎贵老,而[生僻字 详见原文]其所患。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,多余之赢;其为利也薄,其为权也轻,而犹若是。而况万乘之主,身劳于国,而智尽于事。彼将任我以事,而效我以功,吾是以惊。”伯昏瞀人曰:“善哉观乎!汝处己,人将保汝矣。”无几何而往,则户外之屦满矣。伯昏瞀人北面而立,敦杖蹙之乎颐,立有间,不言而出。宾者以告列子。列子提履徒跣而走,暨乎门,问曰:“先生既来,曾不废药乎?”曰:“已矣。吾固告汝曰:人将保汝,果保汝矣。非汝能使人保汝,而汝不能使人无汝保也,而焉用之感也?感豫出异。且必有感也,摇而本身,又无谓也。与汝游者,莫汝告也。彼所小言,尽人毒也。莫觉莫悟,何相孰也。”

【原文】

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“奚方而反?”曰:“吾惊焉。”“恶乎惊?”“吾食于十浆[1],而五浆先馈。”伯昏瞀人曰:“若是,则汝何为惊已[2]?”曰:“夫内诚[3]不解,形谍成光[4],以外镇人心,使人轻乎贵老,而 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“奚方而反?”曰:“吾惊焉。”“恶乎惊?”“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”伯昏瞀人曰:“若是,则汝何为惊已?”曰:“夫内诚不解,形谍成光,以外镇人心,使人轻乎贵老,而[生僻字 详见原文]其所患。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,多余之赢;其为利也薄,其为权也轻,而犹若是。而况万乘之主,身劳于国,而智尽于事。彼将任我以事,而效我以功,吾是以惊。”伯昏瞀人曰:“善哉观乎!汝处己,人将保汝矣。”无几何而往,则户外之屦满矣。伯昏瞀人北面而立,敦杖蹙之乎颐,立有间,不言而出。宾者以告列子。列子提履徒跣而走,暨乎门,问曰:“先生既来,曾不废药乎?”曰:“已矣。吾固告汝曰:人将保汝,果保汝矣。非汝能使人保汝,而汝不能使人无汝保也,而焉用之感也?感豫出异。且必有感也,摇而本身,又无谓也。与汝游者,莫汝告也。彼所小言,尽人毒也。莫觉莫悟,何相孰也。”[5]其所患。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,多余之赢;其为利也薄,其为权也轻,而犹若是。而况万乘之主,身劳于国,而智尽于事。彼将任我以事,而效我以功,吾是以惊。”伯昏瞀人曰:“善哉观[6]乎!汝处己,人将保汝矣。”

无几何[7]而往,则户外之屦[8]满矣。伯昏瞀人北面而立,敦杖[9]蹙[10]之乎颐[11],立有间[12],不言而出。宾者[13]以告列子。列子提履徒跣[14]而走,暨[15]乎门,问曰:“先生既来,曾不废药[16]乎?”曰:“已矣。吾固告汝曰:人将保汝,果保汝矣。非汝能使人保汝,而汝不能使人无汝保也,而焉用之感也?感豫出异。且必有感也,摇而本身,又无谓也。与汝游者,莫汝告也。彼所小言[17],尽人毒[18]也。莫觉莫悟,何相孰[19]也。”

【注释】

[1]浆:比较浓的液体,这里特指酒浆。

[2]惊已:惊恐不息。

[3]内诚:内蕴之诚信。

[4]形谍成光:指用仪貌谄媚,举止逢迎来造成光彩荣耀。形,形体容貌。谍,察伺,引申为逢迎。

[5] 子列子之齐,中道而反,遇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曰:“奚方而反?”曰:“吾惊焉。”“恶乎惊?”“吾食于十浆,而五浆先馈。”伯昏瞀人曰:“若是,则汝何为惊已?”曰:“夫内诚不解,形谍成光,以外镇人心,使人轻乎贵老,而[生僻字 详见原文]其所患。夫浆人特为食羹之货,多余之赢;其为利也薄,其为权也轻,而犹若是。而况万乘之主,身劳于国,而智尽于事。彼将任我以事,而效我以功,吾是以惊。”伯昏瞀人曰:“善哉观乎!汝处己,人将保汝矣。”无几何而往,则户外之屦满矣。伯昏瞀人北面而立,敦杖蹙之乎颐,立有间,不言而出。宾者以告列子。列子提履徒跣而走,暨乎门,问曰:“先生既来,曾不废药乎?”曰:“已矣。吾固告汝曰:人将保汝,果保汝矣。非汝能使人保汝,而汝不能使人无汝保也,而焉用之感也?感豫出异。且必有感也,摇而本身,又无谓也。与汝游者,莫汝告也。彼所小言,尽人毒也。莫觉莫悟,何相孰也。”[jī):乱。

[6]观:对自己的反省、感悟。

[7]无几何:不多时。

[8]屦(jù):古代用麻葛制成的一种鞋。

[9]敦:竖起。

[10]蹙(cù):原意是迫促,此处用为“抵住”

[11] 颐:面颊,腮。这里指下巴。

[12] 间:一会儿,顷刻。

[13] 宾者:替主人导引宾客的人。

[14] 徒跣(xiǎn):赤足步行。

[15] 暨(jì):到、至。

[16] 废药:废,通“发”,发放。药,药石。《列子解》:“废,当为发。”废药,用来比喻规劝别人改过的话。

[17] 小言:不合大道的言论。

[18] 人毒:毒害人心的东西。

[19] 相孰:犹相善,相互得益。孰,这里作“善”。

【翻译】

列子前往齐国,半路上又返回来,遇见伯昏瞀人。伯昏瞀人问:“为什么又返回来了?”列子说:“我感到吃惊。”“为什么吃惊?”“我在十家卖酒浆的店铺里喝酒,其中就有五家争着不收钱白送给我喝。”伯昏瞀人问:“原来如此,这有什么值得你吃惊的呢?”列子说:“内心的情欲没有完全消融,形态举止便会媚俗,外表也会呈现光彩,靠这仪貌来震慑人心,就会使人轻易地将自己视为老人而被尊重,而给自己招来祸患。那卖酒浆的人只不过是做点羹食的小买卖,赚些多余利润;他们的利润微小,他们的权势也很小,还这样对待我。更何况是拥有万乘兵车的君主,他们为国家劳碌身体,为政事耗尽智力。他们一定会委我以国家大事,并且考核我治理国家所取得的功绩,所以我感到吃惊。”伯昏瞀人说:“你观察的太深入了!你等着吧,人们将会归附你了。”

没过多久,伯昏瞀人到列子家,只见门外都摆满了鞋子。伯昏瞀人面朝北站着,竖起拐杖支着下巴,静观一会儿,没有言语就往外走。接待宾客的人告诉了列子。列子慌慌忙忙地提着鞋子光着脚赶了出来,追到门口,问道:“先生既然来了,就不留下点训诫的话给我当作改过的药石吗?”伯昏瞀人说:“算了吧!我原本就是来告诉你说,人们将来归附于你,果然来归附你了吧。这并不是你有能力使别人来归附你,而是你没有能力使别人不来归附你。你哪里用得着去感召别人呢?感召与这种情况不一样。倘若一定要用感召的方法,那就会动摇自己的本性,这就又毫无意义了。同你交往的人,没有人会告诉你。他们所说的那些不合大道的言论,都是毒害人心的话。和他们在一起,不能相互察觉,相互启发,那相互之间会有什么教益呢?”

上一篇:有神巫自齐来处于郑,命曰季咸,知人死生、存亡、祸福、寿夭,期以岁、月、旬、日如神。郑人见之,皆避而走。列子见之而心醉,而归以告壶丘子,曰:“始吾以夫子之道为至矣,则又有至焉者矣。”壶子曰:“吾与汝无其文,未既其实,而固得道与?众雌而无雄,而又奚卵焉?而以道与世抗,必信矣,夫故使人得而相汝。尝试与来,以予示之。”明日,列子与之见壶子。出而谓列子曰:“嘻!子之先生死矣,弗活矣,不可以旬数矣。吾见怪焉,见湿灰焉。”列子入,涕泣沾衿,以告壶子。壶子曰:“向吾示之以地文,罪乎不誫不止,是殆见吾杜德几也。尝又与来!”明日,又与之见壶子,出而谓列子曰:“幸矣,子之先生遇我也,有瘳矣。灰然有生矣,吾见杜权矣。”列子入告壶子。壶子曰:“向吾示之以天壤,名实不入,而机发于踵,此为杜权。是殆见吾善者几也。尝又与来!”明日,又与之见壶子,出而谓列子曰:“子之先生坐不齐,吾无得而相焉。试齐,将且复相之。”列子入告壶子。壶子曰:“向吾示之以太冲莫眹,是殆见吾衡气几也。鲵旋之潘为渊,止水之潘为渊,流水之潘为渊,滥水之潘为渊,沃水之潘为渊,氿水之潘为渊,雍水之潘为渊,汧水之潘为渊,肥水之潘为渊,是为九渊焉。尝又与来!”明日,又与之见壶子。立未定,自失而走。壶子曰:“追之!”列子追之而不及,反以报壶子,曰:“已灭矣,已失矣,吾不及也。”壶子曰:“向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。吾与之虚而猗移,不知其谁何,因以为茅靡,因以为波流,故逃也。”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,三年不出,为其妻爨,食狶如食人,于事无亲,雕瑑复朴,块然独以其形立;纷然而封戎,壹以是终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