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纪渻子[1]为周宣王[2]养斗鸡,十日而问:“鸡可斗已乎?”曰:“未也,方虚骄[3]而恃气[4]。”十日又问。曰:“未也,犹应影响[5]。”十日又问。曰:“未也,犹疾视[6]而盛气。”十日又问。曰:“几矣[7]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。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。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耳。”
【注释】
[1]纪渻(shěng)子:人名。是《列子》虚构的人物。
[2]周宣王:周宣王,周朝第十一位王。前827–前781在位。汉族,姬姓,名静(一作靖),周厉王之子。死后被追谥为世宗。
[3]虚骄:浮华不实,骄傲自大。
[4]恃气:凭意气。
[5]影响:影子和回声。多用以形容感应迅捷。
[6]疾视:怒目而视。
[7]几矣:差不多可以了。
【翻译】
纪渻子为周宣王饲养斗鸡,过了十天,周宣王问他:“鸡可以斗了吗?”他回答说:“不行。它现在毫无本领,只是虚张声势、倚靠气势。”过了十天又问。他回答说:“仍然不行。它对别的鸡的反应还像影子和回声一样迅速,总想应战。”过了十天又问。他回答说:“还是不行。他对别的鸡还是怒目而视,气势旺盛。”过了十天又问。他回答说:“差不多啦。即使别的鸡有大声鸣叫的,它都无动于衷了。看上去像个木头鸡了,它的德性已经完全具备了。其他的鸡都不敢同它应战,看到它就掉头逃跑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