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杨朱之友曰季梁。季梁得病,七日大渐。其子环而泣之,请医。季梁谓杨朱曰:“吾子不肖如此之甚,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?”杨朱歌曰:“天其弗识,人胡能觉?匪祐自天,弗孽由人。我乎汝乎!其弗知乎!医乎巫乎!其知之乎?”其子弗晓,终谒三医。一曰矫氏,二曰俞氏,三曰卢氏,诊其所疾。矫氏谓季梁曰:“汝寒温不节,虚实失度,病由饥饱色欲。精虑烦散,非天非鬼。虽渐,可攻也。”季梁曰:“众医也,亟屏之!”俞氏曰:“女始则胎气不足,乳湩有余。病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渐矣,弗可已也。”季梁曰:“良医也,且食之!”卢氏曰:“汝疾不由天,亦不由人,亦不由鬼。禀生受形,既有制之者矣,亦有知之者矣,药石其如汝何?”季梁曰:“神医也,重贶遣之!”俄而季梁之疾自瘳。

【原文】

杨朱之友曰季梁。季梁得病,七日大渐[1]。其子环而泣之,请医。季梁谓杨朱曰:“吾子不肖如此之甚,汝奚不为我歌以晓之?”杨朱歌曰:“天其弗识,人胡能觉?匪祐自天,弗孽由人。我乎汝乎!其弗知乎!医乎巫乎!其知之乎?”其子弗晓,终谒三医。一曰矫氏,二曰俞氏,三曰卢氏,诊其所疾。矫氏谓季梁曰:“汝寒温不节,虚实失度,病由饥饱色欲。精虑烦散,非天非鬼。虽渐,可攻也。”季梁曰:“众医[2]也,亟[3]屏[4]之!”俞氏曰:“女始则胎气不足,乳湩[5]有余。病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渐矣,弗可已也。”季梁曰:“良医也,且食之!”卢氏曰:“汝疾不由天,亦不由人,亦不由鬼。禀生受形,既有制之者矣,亦有知之者矣,药石[6]其如汝何?”季梁曰:“神医也,重贶[7]遣之!”俄而季梁之疾自瘳[8]。

【注释】

[1]大渐:病危。

[2]众医:一般医生;庸医。

[3]亟(jí):急切。

[4]屏:排除,逐走。

[5]乳湩:乳汁。

[6]药石:指治病的药物和砭石

[7]贶(kuàng):赠,赐。

[8]瘳(chōu):病愈。

【翻译】

杨朱有个朋友名叫季梁。季梁生病,七天转入病危。他的儿子们围在他的床前痛哭,并恳求父亲允许他们去请医生诊治。季梁对杨朱说:“我的儿子们不明事理到如此地步,你怎么不为我唱支歌来开导他们一下呢?”杨朱唱道:“上天都不知,人又怎能明了?福祐非天赐,罪孽非人造。我呀你呀,都不能知道!医呀巫呀,岂能辨分晓?”他的儿子们不晓得杨朱歌中的含意,终于还是请来了三位医生。一位姓娇,一位姓俞,一位姓卢,诊断季梁的病因。矫氏对季梁说:“你体内的寒温不能调和,虚实失去限度,这病是由于饥饱不均、色欲过度造成的。精神思虑烦杂散漫,这不是天也不是鬼造成的。虽然病情危重,但仍然可以治疗。”季梁说:“庸医呀,赶快把他撵出去!”俞氏说:“你原来就存在胎气不足的缺陷,出生以后奶水就吃不了。这病并非一朝一夕所致,而是长期积累和逐渐加深的结果,已经治不好啦。”季梁说:“良医啊,姑且留他吃顿饭吧!”卢氏说:“你的病不是天造成的,也不是人造成的,更不是鬼造成的。从你禀受生命之气而形成身体之形的那天开始,就既有控制你命运的,又有知道你命运的。药物针砭能对你怎样呢?”季梁说:“神医啊,赠送给他重金打发他走吧!”不久季梁的病就自行痊愈了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