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列子曰:“色盛者骄,力盛者奋,未可以语道也。故不班白语道,失,而况行之乎?故自奋则人莫之告。人莫之告,则孤而无辅矣。贤者任人,故年老而不衰,智尽而不乱。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。”

【原文】

列子曰:“色[1]盛者骄,力盛者奋[2],未可以语道也。故不班白[3]语道,失,而况行之乎?故自奋则人莫之告。人莫之告,则孤而无辅矣。贤者任人,故年老而不衰,智尽而不乱。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。”

【注释】

[1]色:指气色,面色。

[2]奋:逞强好胜。

[3]班白:指须发花白。“班”通“斑”。

【翻译】

列子说:“气血旺盛的人容易骄傲,体力充沛的人容易激愤,都不可能和他们论道。因此头发没有花白的人论道,往往会丧失道德本意,更何况行道呢?因此骄横激愤的人,就不会有人来将缺点告诉他。而没有人将缺点告诉他,那他就孤立无援了。贤明的人善于任用别人,因此虽然年纪老了,但精神仍然没有衰弱;虽然智力耗尽,但思维仍然没有昏乱。因此,治理国家难就难在治理者能否知人善任,而不在于依仗自己的贤能。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