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秦穆公谓伯乐曰:“子之年长矣,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?”伯乐对曰:“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,若此者绝尘弭[生僻字 详见原文]。臣之子皆下才也,可告以良马,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。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,有九方皋,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。请见之。”穆公见之,使行求马。三月而反,报曰:“已得之矣,在沙丘。”穆公曰:“何马也?”对曰:“牝而黄。”使人往取之,牡而骊。穆公不说,召伯乐而谓之曰:“败矣,子所使求马者!色物、牝牡尚弗能知,又何马之能知也?”伯乐喟然太息曰:“一至于此乎!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!若皋之所观天机也,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;见其所见,不见其所不见;视其所视,而遗其所不视。若皋之相者,乃有贵乎马者也。”马至,果天下之马也。

【原文】

秦穆公[1]谓伯乐[2]曰:“子之年长矣,子姓[3]有可使求马者乎?”伯乐对曰:“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[4],若亡若失[5],若此者绝尘弭 秦穆公谓伯乐曰:“子之年长矣,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?”伯乐对曰:“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,若此者绝尘弭[生僻字 详见原文]。臣之子皆下才也,可告以良马,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。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,有九方皋,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。请见之。”穆公见之,使行求马。三月而反,报曰:“已得之矣,在沙丘。”穆公曰:“何马也?”对曰:“牝而黄。”使人往取之,牡而骊。穆公不说,召伯乐而谓之曰:“败矣,子所使求马者!色物、牝牡尚弗能知,又何马之能知也?”伯乐喟然太息曰:“一至于此乎!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!若皋之所观天机也,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;见其所见,不见其所不见;视其所视,而遗其所不视。若皋之相者,乃有贵乎马者也。”马至,果天下之马也。[6]。臣之子皆下才也,可告以良马,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。臣有所与共担纆[7]薪菜[8]者,有九方皋[9],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。请见之。”

穆公见之,使行求马。三月而反,报曰:“已得之矣,在沙丘。”穆公曰:“何马也?”对曰:“牝[10]而黄。”使人往取之,牡[11]而骊[12]。穆公不说,召伯乐而谓之曰:“败矣,子所使求马者!色物、牝牡尚弗能知,又何马之能知也?”伯乐喟然太息曰:“一至于此乎!是乃其所以千万[13]臣而无数者也!若皋之所观天机[14]也,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;见其所见,不见其所不见;视其所视,而遗其所不视。若皋之相者,乃有贵[15]乎马者也。”马至,果天下之马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秦穆公:姓嬴,名任好。春秋时代秦国国君,在位三十九年(前659-前621)。谥号穆。

[2]伯乐:相传为秦穆公时的孙阳,善相马。他是春秋时代的人。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,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,干脆称他为伯乐。

[3]子姓:泛指子孙、后辈。

[4]若灭若没:恍惚迷离的样子。

[5]若亡若失:似有似无的样子。

[6]绝尘弭 秦穆公谓伯乐曰:“子之年长矣,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?”伯乐对曰:“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,若此者绝尘弭[生僻字 详见原文]。臣之子皆下才也,可告以良马,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。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,有九方皋,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。请见之。”穆公见之,使行求马。三月而反,报曰:“已得之矣,在沙丘。”穆公曰:“何马也?”对曰:“牝而黄。”使人往取之,牡而骊。穆公不说,召伯乐而谓之曰:“败矣,子所使求马者!色物、牝牡尚弗能知,又何马之能知也?”伯乐喟然太息曰:“一至于此乎!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!若皋之所观天机也,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;见其所见,不见其所不见;视其所视,而遗其所不视。若皋之相者,乃有贵乎马者也。”马至,果天下之马也。 :谓马奔驰极快,四足落地不沾尘土,车轮过后不见 秦穆公谓伯乐曰:“子之年长矣,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?”伯乐对曰:“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,若此者绝尘弭[生僻字 详见原文]。臣之子皆下才也,可告以良马,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。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,有九方皋,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。请见之。”穆公见之,使行求马。三月而反,报曰:“已得之矣,在沙丘。”穆公曰:“何马也?”对曰:“牝而黄。”使人往取之,牡而骊。穆公不说,召伯乐而谓之曰:“败矣,子所使求马者!色物、牝牡尚弗能知,又何马之能知也?”伯乐喟然太息曰:“一至于此乎!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!若皋之所观天机也,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;见其所见,不见其所不见;视其所视,而遗其所不视。若皋之相者,乃有贵乎马者也。”马至,果天下之马也。 印。弭,消。 秦穆公谓伯乐曰:“子之年长矣,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?”伯乐对曰:“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。天下之马者,若灭若没,若亡若失,若此者绝尘弭[生僻字 详见原文]。臣之子皆下才也,可告以良马,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。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,有九方皋,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。请见之。”穆公见之,使行求马。三月而反,报曰:“已得之矣,在沙丘。”穆公曰:“何马也?”对曰:“牝而黄。”使人往取之,牡而骊。穆公不说,召伯乐而谓之曰:“败矣,子所使求马者!色物、牝牡尚弗能知,又何马之能知也?”伯乐喟然太息曰:“一至于此乎!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!若皋之所观天机也,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;见其所见,不见其所不见;视其所视,而遗其所不视。若皋之相者,乃有贵乎马者也。”马至,果天下之马也。 ,车轮碾过的痕迹。

[7]担纆(mò):负荷捆扎。纆,绳索。

[8]薪菜:拾取柴草之义的意思。薪,柴。菜,通“采”。

[9]九方皋:人名。善相马者。

[10]牝(pìn):雌性的鸟或兽,与“牡”相对。

[11] 牡:雄性的鸟或兽,亦指植物的雄株,与“牝”相对。

[12] 骊(lí):纯黑色的马。

[13] 千万:用作动词。

[14] 天机:此处指天赋的灵性或内在奥秘。

[15] 贵:宝贵。

【翻译】

秦穆公对伯乐说:“你的年岁大了,你的子孙中有没有可以派去访求良马的人呢?”伯乐回答说:“良马可以从它的体态、外貌、筋骨鉴别出来;至于天下最好的马,其神气却在恍恍惚惚、似有似无之间,像这样的马,跑起来四足不沾尘土,车轮不留痕迹,极为迅速。我的子孙都是下等人,可以教他们怎样识别良马,却无法教他们怎样识别天下最好的马。我有一个同我一起挑担子拾柴草的朋友,名叫九方皋,这个人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。请让我引他来见您。”

穆公接见了九方皋,派他出去寻找良马。三个月以后,九方皋回来向秦穆公报告说:“已经找到了,在沙丘那边。”穆公问:“什么样的马?”九方皋回答道:“母马,毛色纯黄。”秦穆公派人前往沙丘取马,却是一匹纯黑色的公马。秦穆公很不高兴,把伯乐召来并对他说:“太差劲了,你向我推荐的那个相马人!他连马的毛色、雌雄都分辨不清,又怎么能鉴别马的优劣呢?”伯乐长叹一口气说:“他相马的本事竟然到了这种境界啦!这正是他比我高明不止千万倍的地方啊!像九方皋所看见的是马的内在实质,掌握它的内在精华而忽略它的外表现象,洞察它的实质而忘记它的外表;只见他所应看的东西,不看他所不必看的东西;只关注他所应当关注的内容,而忽略他所不必关注的形式。像九方皋这样相马,如能深刻体味,恐怕会悟出比相马更为宝贵的意义。”马送到之后,经鉴定,果然是一匹天下少有的好马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