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柱厉叔事莒敖公,自为不知己,去,居海上。夏日则食菱芰,冬日则食橡栗。莒敖公有难,柱厉叔辞其友而往死之。其友曰:“子自以为不知己,故去。今往死之,是知与不知无辨也。”柱厉叔曰:“不然;自以为不知,故去;今死,是果不知我也。吾将死之,以丑后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。”凡知则死之,不知则弗死,此直道而行者也。柱厉叔可谓怼以忘其身者也。

【原文】

柱厉叔[1]事莒敖公[2],自为不知己,去,居海上。夏日则食菱芰[3],冬日则食橡栗。莒敖公有难,柱厉叔辞其友而往死之。其友曰:“子自以为不知己,故去。今往死之,是知与不知无辨也。”柱厉叔曰:“不然;自以为不知,故去;今死,是果不知我也。吾将死之,以丑后世之人主不知其臣者也。”

凡知则死之,不知则弗死,此直道[4]而行者也。柱厉叔可谓怼[5]以忘其身者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柱厉叔:人名。为莒穆公之相。

[2]莒敖公:莒国的国君,亦称穆公。

[3]菱芰(líng jì):即菱角。

[4]直道:犹正道。指确当的道理、准则。

[5]怼(duì):怨恨。

【翻译】

柱厉叔侍奉莒敖公,自己认为莒敖公不了解自己,便离开了他,隐居在海边。夏天吃菱角,冬天就吃橡栗。后来,莒敖公遭受危难,柱厉叔辞别他的朋友,前去拼死援救他。他的朋友说:“你自己认为莒敖公不了解你,所以才离开他的。现在又要拼着性命前去援救他,这样,了解与不了解就没有分别了。”柱厉叔说:“不是这样的;我正是因为自己不被了解,因此才离开莒敖公;现在为他而死,这正表明他是确实不了解我。我将为他而死,以此来羞辱后世那些不了解自己臣下的君主。”

凡是能视为知己的就为他而死,不能视为知己的就不为他而死,这才是依循正道而行的人。柱厉叔可以说是因为怨恨而不顾自己生命的人了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