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人有亡鈇者,意其邻之子,视其行步,窃鈇也;颜色,窃鈇也;言语,窃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鈇也。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,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,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。

【原文】

人有亡鈇[1]者,意[2]其邻之子,视其行步,窃鈇也;颜色[3],窃鈇也;言语,窃也;动作态度,无为而不窃鈇也。俄而抇[4]其谷而得其鈇,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,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。

【注释】

[1]鈇(fū):同“斧”,即斧头。

[2]意:猜想,怀疑,主观揣测。

[3]颜色:这里指脸色,面部表情。

[4]抇(gǔ):发掘。

【翻译】

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,怀疑是他邻居家的孩子偷了。看那个孩子的走路姿势,像是偷斧子的;面部表情,像是偷斧子的;言谈话语,像是偷斧子的;总之,这个孩子的所有动作态度,无不像是一个偷斧子的人。不久,他在山谷里掘地,找到了自己丢失的那把斧子。过了几天又见到他邻居家的孩子,动作和态度便没有一处像偷斧子的人了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