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大禹曰:“六合[1]之间,四海之内,照之以日月,经[2]之以星辰,纪[3]之以四时[4],要[5]之以太岁[6]。神灵所生,其物异形,或夭或寿,唯圣人能通其道。”夏革曰:“然则亦有不待神灵而生,不待阴阳而形,不待日月而明,不待杀戮而夭,不待将迎[7]而寿,不待五谷而食,不待缯纩[8]而衣,不待舟车而行。其道自然,非圣人之所通也。”
【注释】
[1]六合:指上下和四方,泛指天地或宇宙。
[2]经:这里指测量、计算。
[3]纪:原指整理,这里引申为安排秩序。
[4]四时:指春夏秋冬四季。
[5]要:约定。
[6]太岁:木星的别称。古代用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纪年,一周是十二年,古人因分黄道为十二等分,每经过一格,即定为一年,所以说“要之以太岁”。
[7]将迎:将养;保养。
[8]缯纩(zēng kuàng):缯帛与丝棉的并称。
【翻译】
大禹说:“天地之间,四海之内,大自然以日月的光辉来照耀它的万物,以星辰的位置来划出它的区域,以四季的变化来安排它的秩序,以岁星的循环来规定它的纪年。神灵所产生的万事万物,它们的形态各不相同,有的夭折,有的长寿,只有圣人才能通晓这种规律。”夏革说:“但是也有不需要依靠神灵就能产生的,不需要依靠阴阳变化就能形成的,不需要依靠日月照耀就能发出光亮的,不遭到杀戮而夭折的,不需要保养而长寿的,不需要五谷而饱腹的,不需要丝绸而暖和的,不需要车船而行驶的。这一切的规律都是自然而然的,不是圣人所能通晓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