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斗[1]。问其故,一儿曰:“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,而日中时远也。”一儿以日初出远,而日中时近也。
一儿曰:“日初出大如车盖[2],及日中,则如盘盂[3],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?”
一儿曰:“日初出沧沧凉凉[4],及其日中如探汤[5],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?”
孔子不能决也。两小儿笑曰:“孰为[6]汝多知[7]乎?”
【注释】
[1]辩斗:争辩;争论。
[2]车盖:古代车上遮雨蔽日的篷子,形圆如伞,下有柄。
[3]盘盂:圆盘与方盂的并称。用于盛物,比盖和轮要小得多。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纪功或自励。
[4]沧沧凉凉:即苍凉。
[5]探汤:探试沸水。喻炙热。
[6]为:通“谓”,说。
[7]知:知识。
【翻译】
孔子到东方游览,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辩。孔子问他们争辩的原因。一个小孩说:“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最近,而中午时分就离人远了。”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,而中午时分离人最近。
一个小孩说:“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就像车盖那么大,到了中午,却小得像个盘子,这不正是符合距离远就小,距离近就大的道理吗?”
另一个小孩说:“太阳刚出来时又寒又冷,到了中午,就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,这不正是符合距离近就热,距离远就凉的道理吗?”
孔子一时无法裁决谁是谁非。两个小孩笑着说:“谁说你知识渊博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