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。钟子期曰:“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伯牙游于泰山之阴,卒逢暴雨,止于岩下;心悲,乃援琴而鼓之。初为霖雨之操,更造崩山之音。曲每奏,钟子期辄穷其趣。伯牙乃舍琴而叹曰:“善哉!善哉!子之听夫!志想像犹吾心也。吾于何逃声哉?”

【原文】

伯牙[1]善鼓琴,钟子期[2]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。钟子期曰:“善哉!峨峨[3]兮若泰山!”志在流水,钟子期曰:“善哉!洋洋[4]兮若江河!”伯牙所念,钟子期必得之。

伯牙游于泰山之阴,卒[5]逢暴雨,止于岩下;心悲,乃援琴[6]而鼓之。初为霖雨[7]之操,更造崩山之音。曲每奏,钟子期辄穷其趣。伯牙乃舍琴而叹曰:“善哉!善哉!子之听夫!志想像犹吾心也。吾于何逃声哉?”

【注释】

[1]伯牙:古代传说中春秋时著名的琴师,擅弹古琴,技艺高超,既是弹琴能手,又是作曲家,被人尊为“琴仙”。

[2]钟子期:名徽,字子期,春秋时代人。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、披蓑衣、背冲担、拿板斧的樵夫。历史上记载俞伯牙在汉江边鼓琴,钟子期感叹说:“巍巍乎若高山,荡荡乎若流水。”两人就成了至交。钟子期死后,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,终身不再鼓琴。

[3]峨峨:山体高大陡峭。

[4]洋洋:形容盛大的样子。

[5]卒:突然,猛然。

[6]援琴:持琴;弹琴。

[7]霖雨:连绵大雨。

【翻译】

伯牙擅长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琴。伯牙弹琴时,心中向往登临高山。钟子期说:“好啊!高大陡峭就像泰山一样!”伯牙又转而心中向往流水,钟子期说:“好啊!浩浩荡荡就像江河一样!”凡是伯牙心中想要通过琴弦表达的,钟子期一听琴音就能领会。

伯牙在泰山北面游览,突然遇上暴雨,只得停在岩石下避雨;一时心中伤感,便持琴弹奏起来。起初,伯牙弹了表现连绵大雨不放晴的曲子,接着又改弹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。每弹一曲,钟子期总是能够参透其中的旨趣。伯牙于是放下琴,叹息道:“好啊!好啊!你的鉴赏力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!您心中想的简直和我想的一样,我如何能够隐匿自己的心声呢?”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