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杨朱曰:“天下之美归之舜、禹、周[1]、孔,天下之恶归之桀、纣。然而舜耕于河阳[2],陶[3]于雷泽[4],四体不得暂安,口腹不得美厚;父母之所不爱,弟妹之所不亲。行年三十,不告而娶。乃受尧之禅,年已长,智已衰。商钧[5]不才,禅位于禹,戚戚然[6]以至于死:此天人之穷毒[7]者也。
“鲧[8]治水土,绩用不就,殛[9]诸羽山[10]。禹纂业[11]事雠,惟荒[12]土功,子产不字[13],过门不入;身体偏枯[14],手足胼胝[15]。及受舜禅,卑宫室,美绂冕[16],戚戚然以至于死:此无人之忧苦者也。
“武王既终,成王[17]幼弱,周公摄[18]天子之政。邵公[19]不悦,四国[20]流言。居东三年,诛兄放弟[21],仅免其身,戚戚然以至于死:此天人之危惧者也。
“孔子明帝王之道,应时君之聘[22],伐树于宋[23],削迹于卫[24],穷于商周[25],围于陈、蔡[26],受屈于季氏[27],见辱于阳虎[28],戚戚然以至于死:此天民之遑遽[29]者也。
“凡彼四圣者,生无一日之欢,死有万世之名。名者,固非实之所取也。虽称之弗知,虽赏之不知,与株块[30]无以异矣。
“桀[31]藉累世之资,居南面之尊;智足以距群下,威足以震海内;恣耳目之所娱,穷意虑之所为,熙熙然[32]以至于死:此天民之逸荡[33]者也。
“纣亦藉累世之资,居南面之尊;威无不行,志无不从;肆情于倾宫[34],纵欲于长夜;不以礼义自苦,熙熙然以至于诛:此天民之放纵者也。
“彼二凶也,生有从欲之欢,死被愚暴之名。实者,固非名之所与也,虽毁之不知,虽称[35]之弗知,此与株块奚以异矣。彼四圣虽美之所归,苦以至终,同归于死矣。彼二凶虽恶之所归,乐以至终,亦同归于死矣。”
【注释】
[1]周:这里指周公旦,周武王的弟弟。姓姬,名旦。因封地在周(今陕西岐山北),故称周公。曾经协助武王灭商。武王去世,成王年幼,周公摄政。
[2]河阳:古地名,在今河南孟县西。但据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载:“舜耕历山。”
[3]陶:在这里用作动词,制造陶器。
[4]雷泽:古泽名,又称“雷夏”,在今山东菏泽东北,久已湮没。
[5]商钧:舜的长子。因商钧缺乏才能,所以舜把天下禅让给了禹。
[6]戚戚然:忧惧、忧伤的样子。
[7]穷毒:穷困苦痛。
[8]鲧:传说中原始时代的部落酋长,为大禹的父亲。他曾奉尧命治水,用筑堤堵塞的方法,九年未成。后被舜杀死在羽山。
[9]殛(jí):杀死。
[10]羽山:位于江苏东海县和山东临沭县交界。海拔269.5米,是东海县的最高峰。羽山东西长约3公里,南北宽1.5公里,她背倚齐鲁、襟怀吴楚,是一座名垂青史的千古名山。
[11] 纂业:继承大业。
[12] 荒:迷乱,沉溺。这里指专心。
[13] 不字:不抚养照管。禹的妻子涂山氏生下儿子启,禹忙于治水而无心照管。
[14] 偏枯:偏瘫;半身不遂。
[15] 胼胝(pián zhī):皮肤等的异常变硬和增厚。
[16] 绂冕(fú miǎn):古时系官印的丝带及大夫以上的礼冠。引申为官服、礼服。
[17] 成王:周成王,姓姬,名诵。其父武王去世时,他还年幼,由叔父周公旦摄政七年。他是西周第二代国王,谥号成王。
[19] 摄:代理。
[19] 邵公:也作召公。姓姬名奭,周文王的儿子,武王的弟弟。因其采邑在召,曾辅助周武王灭商,被封于燕(今河南北部),是后来燕国的始祖。因最初采邑在召,故称召公或召伯。周成王时,他出任太保,与周公旦分陕而治,陕以东的地方归周公旦管理,陕以西的地方归他管理。他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,支持周公平定叛乱。
[20] 四国:指管国、蔡国、商国、奄国。
[21] 诛兄放弟:周公旦摄政后,他的兄弟管叔鲜和蔡叔度心怀猜忌,便联合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作乱。周公奉命讨伐,诛杀了管叔鲜和武庚禄父,放逐了蔡叔度,三年平定内乱。故云“诛兄放弟”。
[22] 应时君之聘:孔子曾受鲁定公、卫吴公、楚昭王等的聘用。
[23] 伐树于宋:孔子到卫国,与弟子在大树下练习礼仪,桓魋欲杀孔子,拔其树。
[24] 削迹于卫:卫灵公原来想聘用孔子,后来听信谗言,改变了态度。孔子恐怕遭受祸患,便躲藏起来,又悄悄离开了卫国。
[25] 穷于商周:孔子去陈国,经过匡。匡人曾遭受阳虎的暴凌,见孔子貌似阳虎,便误将他抓住,囚禁了五天。穷,这里是困厄。商周,古地名,即今河南商丘一带的商朝旧地。这里专指“匡”。
[26] 围于陈、蔡:孔子应聘游楚。陈、蔡两国大夫一道出兵将孔子围困在陈、蔡之间的野地里。
[27] 受屈于季氏:孔子曾经担任季氏手下管理牲畜的小官,因此说受屈。
[28] 见辱于阳虎:阳虎,又名阳货,鲁国季孙氏的家臣,要挟季氏,掌握国政,权势很大。季氏曾经设宴招待鲁国士人,孔子前去,被阳虎挡住,说:“季氏飨食,非敢飨子也。”所以说孔子“见辱于阳虎”。
[29] 遑遽(huáng jù):惊惧不安。
[30] 株块:木头与土块。比喻愚昧无知。
[31] 桀:即夏桀。又名癸、履癸,商汤把他谥号桀(凶猛的意思)。桀是夏朝第16代君主发之子,在位52年(前1818—前1766)。履癸文武双全,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,但荒淫无度,暴虐无道。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。
[32] 熙熙然:温和欢乐的样子。
[33] 逸荡:淫逸放荡。
[34] 倾宫:巍峨的宫殿。望之似欲倾坠,故称。
[35] 称:应为“惩”字之误。
【翻译】
杨朱说:“天下的美誉都归于虞舜、夏禹、周公、孔子,天下的恶名都归于夏桀、商纣。然而当年虞舜在河阳耕种田地,在雷泽烧制陶器,身体得不到片刻的休息,口腹吃不到一点美味食物;父母不喜爱他,弟妹不亲近他。活到三十岁,不经父母同意就娶了妻子。等到他接受尧的帝位禅让时,年纪已经衰老,智力即将枯竭。他儿子商钧没有才能,因此只好把帝位禅让给禹,忧心忡忡地生活,一直到死:这真是天下人中最穷困苦痛的一个啊。
“鲧治理水土,没有取得功绩,被杀死在羽山。禹继承父亲大业,侍奉杀父仇人,一心平治水土。儿子出生他没抚育,路过家门他不进去;累得身体偏瘫,手脚生茧。等到他接受舜的帝位禅让时,为了俭省而住在低矮的宫室,为了祭祀鬼神却制作华美的官服,忧心忡忡地生活,一直到死:这真是天下人中最忧愁劳苦的一个啊。
“周武王去世以后,成王还年幼,周公旦便代掌国政。邵公怀疑周公可能篡权而心中不悦,四处散布谣言。为此,周公避居东都洛阳三年,后来诛杀了叛乱的哥哥,放逐了谋反的弟弟,才得以保全自身,忧心忡忡地生活,一直到死:这真是天下人中最忧虑恐惧的一个啊。
“孔子精通帝王治国的道理,接受当时诸侯国君的邀请,却在宋国险遭桓魋砍倒大树、杀死自己的暗算,只得仓皇出逃;在卫国受到别人造谣中伤,为免除祸患,只能销声匿迹;在商周地方被拘禁;在陈、蔡两国交界处被围困;在鲁国受季氏的贬抑以及阳虎的侮辱,忧忧忡忡的生活,一直到死。这真是天下人中最惊惧慌张一个啊。
“上面这四位圣人,活着的时候没有享受一天的欢乐,死了以后却有流传千古的美名。所谓名义上的东西,本来就不是因为客观实在取得的。即使称赞它,它也不知道;即使奖赏它,它也不知道,同木桩土块没有什么区别了。
“夏桀凭借历代祖宗留下的基业,高居尊贵的天子之位;智慧足以对付群臣,威力足以震慑海内;放纵耳目所想要的娱乐,穷尽意念所想做的事情,高高兴兴地活着,一直到死:这真是天下人中最淫逸放荡的一个啊。
“商纣也是凭借历代祖宗留下的资本,高居尊贵的天子之位;威令没有任何地方不执行,意志没有任何人不服从;在巍峨的宫殿中肆意淫乱,在慢慢长夜里放纵情欲;不用礼义来约束自己,高高兴兴地活着,一直到被杀死。这真是天下人中最荒淫放纵的一个啊。
“上面这两个凶恶的家伙,活着时纵情欢乐,死后背上愚顽暴虐的骂名。所谓实在的东西,本来就不是名义上的东西所能赋予的。即使毁谤它,它也不知道;即使惩罚它,它也不知道。这与木桩土块没有什么区别了。那四位圣人虽然都得到了美名,但辛辛苦苦直到终老,最后都归于死亡。那两个凶恶的家伙虽然都背上了恶名,但高高兴兴直到终老,最后也都归于死亡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