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杨朱见梁王[1],言治天下如运诸掌[2]。梁王曰:“先生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;三亩之园而不能芸[3],而言治天下如运诸掌,何也?”对曰:“君见其牧羊者乎?百羊而群,使五尺童子荷箠[4]而随之,欲东而东,欲西而西。使尧牵一羊,舜荷箠而随之,则不能前矣。
“且臣闻之:‘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[5];鸿鹄[6]高飞,不集洿池[7]。’何则?其极远也。黄钟大吕[8],不可从烦奏[9]之舞,何则?其音疏也。将治大者不治细,成大功者不成小,此之谓矣。”
【注释】
[1]梁王:即梁惠王。战国时期梁国国君。
[2]如运诸掌:像放在手心里摆弄一样。形容事情办起来非常容易。诸,“之于”的合音。
[3]芸:古同“耘”,除草。
[4]箠(chuí):“棰”的异体字。鞭子。
[5]枝流:支流。流入干流或由干流分泻的河流。
[6]鸿鹄(hú):即天鹅。因飞得很高,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。
[7]洿(wū)池:水塘。低洼积水的地方。
[8]黄钟大吕:黄钟,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。大吕,六种阴律的第四律。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、正大、高妙、和谐。
[9]烦奏:繁复的节奏。
【翻译】
杨朱拜见梁王,自称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摆弄东西一样容易。梁王说:“先生连家里的一妻一妾都管理不好,三亩菜园里的杂草都除不干净,却说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摆弄东西一样容易,这是什么道理?”杨朱回答说:“您见过那牧羊的人吗?上百头的羊群,让一个五尺高的孩童拿着鞭子跟在后面,想叫它们向东就向东,想叫它们向西就向西。如果让尧牵着一只羊走在前面,让舜拿着鞭子跟在后面,那么羊就不容易往前走了。
“而且我还听说:‘能吞没船只的大鱼,不到江河的支流中漫游;在长空高飞的鸿鹄,不到污秽的池塘边停落。为什么呢?因为它们的志向极其远大。黄钟大吕的音律不能为节奏繁复的舞蹈伴奏。为什么呢?因为它们的音律舒缓。将要治理大事的人不过问小事,将要成就大功的人不计较小功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