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尧治天下五十年,不知天下治欤,不治欤?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欤?不愿戴己欤?顾问左右,左右不知。问外朝,外朝不知。问在野,在野不知。尧乃微服游于康衢,闻儿童谣曰:“立我蒸民,莫匪尔极。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尧喜问曰:“谁教尔为此言?”童儿曰:“我闻之大夫。”问大夫,大夫曰:“古诗也。”尧还宫,召舜,因禅以天下。舜不辞而受之。

【原文】

尧治天下五十年,不知天下治欤,不治欤?不知亿兆[1]之愿戴己欤?不愿戴己欤?顾问[2]左右,左右不知。问外朝[3],外朝不知。问在野[4],在野不知。尧乃微服游于康衢[5],闻儿童谣曰:“立我蒸民[6],莫匪尔极。不识不知,顺帝[7]之则。”尧喜问曰:“谁教尔为此言?”童儿曰:“我闻之大夫。”问大夫,大夫曰:“古诗也。”尧还宫,召舜,因禅以天下。舜不辞而受之。

【注释】

[1]亿兆:指庶民百姓。犹言众庶万民。

[2]顾问:谘商询问。多指执政者对于近臣的谘询。

[3]外朝:指在外朝参政诸官。后泛指朝臣。

[4]在野:原指不在朝做官,后也指不当政。

[5]康衢(qú):指四通八达的大路。

[6]蒸民:众民;百姓。

[7]帝:原指天,古人想象中的宇宙万物的主宰。这里指自然。

【翻译】

尧治理天下五十年,不知道天下是治理好了呢,还是没有治理好?不知道广大百姓是愿意拥戴自己呢,还是不愿意拥戴自己?尧询问左右近臣,左右近臣说不知道。又询问外朝参政官员,外朝参政官员也说不知道。再去询问在野的贤人,在野的贤人还说不知道。尧于是换上平民便服,打扮成百姓的样子,亲自到街市访察,听到一首儿童歌谣唱道:“使我百姓丰衣足食,无不是那崇高的美德。不用知识,不用智慧,只需遵循自然的法则。”尧高兴地问道:“是谁教给你唱这首歌的?”儿童回答说:“我是从大夫那儿听来的。”尧又去问大夫。大夫说:“这是一首古诗。”尧回到宫中,召见舜,于是将帝位禅让给他。舜没有推辞就接受了。

上一篇:中山公子牟者,魏国之贤公子也。好与贤人游,不恤国事,而悦赵人公孙龙。乐正子舆之徒笑之。公子牟曰:“子何笑牟之悦公孙龙也?”子舆曰:“公孙龙之为人也,行无师,学无友,佞给而不中,漫衍而无家,好怪而妄言。欲惑人之心,屈人之口,与韩檀等肄之。”公子牟变容曰:“何子状公孙龙之过欤?请闻其实。”子舆曰:“吾笑龙之诒孔穿,言‘善射者,能令后镞中前括,发发相及,矢矢相属;前矢造准而无绝落,后矢之括犹衔弦,视之若一焉。’孔穿骇之。龙曰:‘此未其妙者。逢蒙之弟子曰鸿超,怒其妻而怖之。引乌号之弓,綦卫之箭,射其目。矢来注眸子而眶不睫,矢隧地而尘不扬。’是岂智者之言与?”公子牟曰:“智者之言固非愚者之所晓。后镞中前括,钧后于前。矢注眸子而眶不睫,尽矢之势也。子何疑焉?”乐正子舆曰:“子,龙之徒,焉得不饰其阙?吾又言其尤者。龙诳魏王曰:‘有意不心。有指不至。有物不尽。有影不移。发引千钧。白马非马。孤犊未尝有母。’其负类反伦,不可胜言也。”公子牟曰:“子不谕至言而以为尤也,尤其在子矣。夫无意则心同。无指则皆至。尽物者常有。影不移者,说在改也。发引千钧,势至等也。白马非马,形名离也。孤犊未尝有母,非孤犊也。”乐正子舆曰:“子以公孙龙之鸣皆条也。设令发于余窍,子亦将承之。”公子牟默然良久,告退,曰:“请待余曰,更谒子论。”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