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明哲保身

张良素来体弱多病,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,天下初定,他便托辞多病,闭门不出,修炼道家养生之术,并随着刘邦皇位的逐渐稳固,逐步从“帝者师”退居至“帝者宾”的地位,遵循着可有可无、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。在汉初剪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,张良极少参与谋划。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,张良也恪守“疏不问亲”的遗训。

张良对名利淡泊处之,假托神道,可谓用心良苦。对此,史学家司马光曾经评论道:“生与死就如同白昼和黑夜,自古至今,从来没有超然独立于这必然性之外的,以子房之明辨达理,应足以知晓神仙之说实为荒诞,然而他却有游仙的思想,这其实是因为他太过聪明了。因为他深知当面对功名之际,为人臣者的难处。当初被汉高祖所称赞的,只有三杰而已,然而最终韩信被诛,萧何下狱,这难道不是因为不懂得急流勇退的缘故吗?故子房托于神仙,视功名为外物,置荣利而不顾。这就是所谓的‘明哲保身’啊”

汉十年,汉王朝高层出现了新的危机。原来,高祖欲废吕后之子刘盈,改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,因遭到大臣反对而没有结果。吕后让其兄弟建成侯吕泽强迫张良,令其谋划。张良无奈,只得道破红尘,说出了心里话。他说:“皇上数度在危困之中采用臣的计谋化险为夷,如今安定天下,以其好恶改易天子,这是他们骨肉之间的事,与我何关呢?”吕泽再三威逼出策,张良只好授意吕氏迎请“商山四皓”为太子羽翼。汉十二年的一天,高祖刘邦设宴群臣,太子刘盈跪在身边侍候,忽见四位须眉皓白、衣冠楚楚的老人跪在太子身后,这就是刘邦仰慕已久而屡求不应的四位隐士。宴后,刘邦无可奈何地对戚夫人说:“我虽然想换太子,但是有这四人辅佐,太子的羽翼已成,难动了!”

张良的计策不仅成功,也为自己谋得了一个金蝉脱壳的计策。此后,张良索性托病下朝,杜门谢客,假托神道。如此数年,直至汉惠帝六年病逝于长安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