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

《列子》又名《冲虚经》,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,是道家重要典籍,也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。全书八篇,一百四十章,由哲理散文、寓言故事、神话故事、历史故事组成。每篇文字,不论长短,都自成系统,各有主题,篇篇珠玉,浅显易懂,读来妙趣横生,隽永味长,发人深思。
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,朝取而夕忘,夕与而朝忘;在途则忘行,在室而忘坐;今不识先,后不识今。阖室毒之。谒史而卜之,弗占;谒巫而祷之,弗禁;谒医而攻之,弗已。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,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。儒生曰:“此固非卦兆之所占,非祈请之所祷,非药石之所攻。吾试化其心,变其虑,庶几其瘳乎!”于是试露之,而求衣;饥之,而求食;幽之,而求明。儒生欣然告其子曰:“疾可已也。然吾之方密,传世不以告人。试屏左右,独与居室七曰。”从之。莫知其所施为也,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。华子既悟,乃大怒,黜妻罚子,操戈逐儒生。宋人执而问其以。华子曰:“曩吾忘也,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。今顿识既往,数十年来存亡得失、哀乐好恶,扰扰万绪起矣。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、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,须臾之忘,可复得乎?”子贡闻而怪之,以告孔子。孔子曰:“此非汝所及乎!”顾谓颜回纪之。

【原文】

宋[1]阳里[2]华子[3]中年病忘[4],朝取而夕忘,夕与而朝忘;在途则忘行,在室而忘坐;今不识先,后不识今。阖室[5]毒之[6]。谒史而卜之,弗占;谒巫而祷之,弗禁;谒医而攻之,弗已。鲁有儒生自媒[7]能治之,华子之妻子以居产[8]之半请其方。儒生曰:“此固非卦兆之所占,非祈请之所祷,非药石之所攻。吾试化其心,变其虑,庶几其瘳[9]乎!”

于是试露之,而求衣;饥之,而求食;幽[10]之,而求明。儒生欣然告其子曰:“疾可已也。然吾之方密,传世不以告人。试屏左右,独与居室七曰。”从之。莫知其所施为也,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。

华子既悟,乃大怒,黜[11]妻罚子,操戈逐儒生。宋人执而问其以。华子曰:“曩吾忘也,荡荡然[12]不觉天地之有无。今顿识既往[13],数十年来存亡得失、哀乐好恶,扰扰万绪起矣。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、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,须臾之忘,可复得乎?”

子贡闻而怪之,以告孔子。孔子曰:“此非汝所及乎!”顾谓颜回纪之。

【注释】

[1]宋:古国名。战国时期在豫东商丘一带。

[2]阳里:宋国地名。

[3]华子:人名。作者虚构的人物。

[4]病忘:患健忘之症。

[5]阖室:全家。

[6]毒之:以之为毒。指华子这种病给全家人带来麻烦和痛苦。

[7]自媒:自我推荐。

[8]居产:家产。

[9]瘳(chōu):病愈。

[10]幽:把人关起来,不让跟外人接触。这里指关在黑暗之处。

[11] 黜:废除,取消。这里指赶走。

[12] 荡荡然:浩大空旷的样子。

[13] 既往:以前。

【翻译】

宋国阳里的华子中年时得了健忘症,早晨拿的东西到晚上就忘了,晚上给的东西到早晨就忘了;在路上忘记行走,在屋里忘记坐下;现在记不起从前,以后又记不得现在。全家都为他这种病而苦恼。请来史官为他占卜,不能灵验;请来巫师为他祈祷,没有效果;请来医生为他诊治,不见好转。鲁国有个儒生自荐说能治好他的病,华子的老婆和儿女情愿拿出家产的一半作为酬劳来求取他的方术。儒生说:“这种病本来就不是算卦龟卜所能占验的,也不是祈祷请求所能免除的,更不是药物针灸所能诊治的。我试试变化他的心神,改换他的思虑,也许能够使他痊愈吧。”

于是试着把他放在露天里,他知道找衣服穿;故意饿着他,他知道找东西吃;把他关在黑暗处,他知道寻找光亮。儒生高兴地告诉那人的儿子说:“你父亲的病可以治好了。但是我的方法是保密的,世代相传,不告诉外人。请屋里侍候的人回避一下,我单独和他在室内待七天。”家人都听从了他的建议。没有人知道儒生用了什么方法,竟然使华子多年的疾病一下子都根除了。

华子清醒以后,就大发雷霆,赶走妻子,惩罚儿子,并拿起戈来驱逐儒生。邻居们捉住他,询问其中的原因。华子说:“过去我健忘,脑子里空空荡荡的,不知天地是有还是无。如今突然恢复了以往的记忆,数十年来的存亡得失、哀乐好恶等人间烦恼,又会在我心里纷纷扰扰、千头万绪地缠绕起来。不仅如此,我更怕将来的存亡得失、哀乐好恶又会像这样扰乱我的心境,再求片刻的淡忘,还能得到吗?”

子贡听说后感到奇怪,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。孔子说:“这道理并非是你所能理解的啊!”他回头叫颜回把此事记录下来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