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子居住在郑国的圃田,四十年了都没有遇到赏识他的人。国君以及公卿大夫都把他当做普通百姓一样看待。 有一年,郑国发生饥荒,粮食十分短缺,列子准备前往卫国。他的弟子们知道后,对他说:“先生前往卫国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,所以弟子冒昧地向您请教,先生将用什么来...
列子说:“从前,那些知识渊博、德高望重的圣人用阴阳两气的理论作为指导,来阐述天地的形成以及万物的产生和变化。总的来说,有外观形态的物质产生于没有外观形态的物质,那么天地是怎样产生的呢?因此说,有太易,有太初,有太始,有太素。所谓太易,是尚未形成元气的那种状态;所谓太初,是指开始出现元气那种状态;所...
列子说:“天地没有完备无缺的功效,圣人没有完备无缺的本领,万物没有完备无缺的用处。因此上天的职责是覆育众生,大地的职责是承载万物,圣贤的职责是主管政教风化,各种事物都有各自适宜的职能。正因为是这样,上天有它不足之处,大地有它所长之处,圣人有自己的缺陷,事物有它通达的地方。为什么是这样呢?因为覆育众...
列子在去往卫国的旅途中,有一天在路边吃饭休息,他的弟子们看见草丛中有一具百年的骷髅。列子拔去蓬草,指着骷髅,回头对他的弟子百丰说:只有我和它懂得万物既没有生,也没有死的道理。死去的果真忧愁吗?活着的果真快乐吗?物种都有它出生与复归的机遇:如青蛙变化为鹌鹑,得到水又变化为节节草,到了水土交会之处,就又继续变化为青苔。生长在土...
《黄帝书》说:“形体动不产生形体而产生影子,声音动不产生声音而产生回响,虚无动不产生虚无而产生实有。”有形之物一定会终结。那么天地会终结吗?天地与我一样有终结。这种终结有穷尽的时候吗?不知道。“道”本来就没有开始所以也就无所谓终结,本来就没有形态所以也就无所谓穷尽。有生命的事物将回复到没有生命以前...
人从出生到死亡,经历四个大的变化阶段:婴孩,少壮,老年,死亡。人在婴孩阶段,神气专注,心志一贯,身心最为和谐;外物不能伤害他,德行达到最高境界。人在少壮阶段,血气飘散洋溢,欲望充盈腾涌;外物便加以侵害,德行因此也就开始衰退了。人在老耄阶段,欲望减弱,身体即将休息,外物也就不和它争先了;这时的德行虽...
孔子到泰山游览,看见荣启期在郕邑的郊外散步,身上穿着粗制皮衣,腰上系着绳索衣带,一边弹琴,一边唱歌。孔子问道:“先生这样快乐的原因是什么呢?”荣启期回答说:“我快乐的原因很多:大自然生育万物,在这万物中只有人最为尊贵;而我自己能够成为人,这是第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。人类中有男女的区别,男人尊贵,女人...
林类的年纪将近百岁,时逢春末,穿着皮袄,在收割后的田地里捡拾别人漏掉的谷穗,一边唱着歌,一边往前走。孔子前往卫国,在田野上看见了他,便回头对学生说:“那位老人是可以一谈的人,谁去试着请教他。”子贡请求前去。子贡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,对着林类叹气说:“先生不曾后悔吗?这么大年纪还边走边唱地捡拾谷穗?...
子贡对学习有些倦怠,便告诉孔子,说:“希望找个地方休息一下。”孔子说:“人生本来就没有什么休息的地方。”子贡问:“那么,学生我就没有休息的地方了吗?”孔子回答说:“有啊。你看那个墓穴,那高耸的样子,那宽大的样子,那隆起的样子,那与世隔绝而中空的样子,就知道休息的地方该在哪里了。”子贡说:“天啊,这...
有人对列子说:“您为什么那么看重‘虚’呢?” 列子说:“既然都是虚了,也就无所谓看重什么了。” 列子又说:“要是排除人为的名称。不如保持清静,不如保持虚默。保持着清静与虚默,就掌握了道的真谛;致力于争取与给予,就丧失...
鬻熊说:“万事万物运转变化不停,天地暗暗迁移,谁感觉到了呢?所以事物在那里减损就在这里盈余,在这里成长就在那里亏损。减损、盈余、成长、亏损,随时生长,随时消亡。一往一来,变化相接,一点间隙也看不出来,谁能感觉得到呢?凡是元气都不是顿然长进的,形体也都不是突然亏损的,所以我们也就感觉不到它的成长,也...
杞国有个人担忧天塌地陷,自己无处安身,因而愁得睡不着觉,吃不下饭。又有一个替那个担忧天塌地陷的人而担忧的人,于是就前去开导他,说:“天,是气积聚起来的,没有一处没有气。你一屈一伸,呼气吸气,整天在天里活动,为什么要担忧它会崩塌下来呢?”那人说:“天当真是气积聚起来的,那日月星辰不会坠落下来吗?”开...
舜问烝说:“道可以得到并据为己有吗?”烝回答说:“您的身体都不属于您所有,您哪里还能得到并占有道呢?”舜问:“我的身体不由我占有,那么是谁占有它呢?”烝回答说:“您的身体是天地所赋予的形体。生存不是属你所有的,它是天地所赋予的和气形成的。性命不是属你所有的,它是天地所赋予的顺化而自然形成的。子孙也...
齐国的国氏非常富有,宋国的向氏非常贫穷。向氏从宋国跑到齐国,向国氏请教致富的方法。 国氏告诉他,说:“我擅长偷盗。开始我偷盗的时候,一年就能自给,二年就很富足,三年就家资阔绰了。从此以后,我就接济乡亲邻里。” 向氏听...
太公姓姜名尚,又名吕尚,是辅佐周文王、周武王灭商的功臣。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,商朝统治者纣王暴虐无道,荒淫无度,使得当时的朝政腐败,经济崩溃,民不聊生,怨声载道。地处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(后为周文王)倡行仁政,发展经济,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,社会清明,人心安定,国势日强,天下民众倾心于周,四边诸侯望风...
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、诗人。曹操带兵军纪十分严明,并且自己也以身作则。因此,他的军队很快就消灭了多股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,统一了中国北方。 这时,曹操看到中原一带,由于多年战乱,人民流散,田地荒芜,就采纳了部将的建议,下令让军队的士兵和老百姓实行屯田。荒芜的土地种上了庄稼,收获了大批的粮...
墨子是我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,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、科学家。 公输盘,姓公输,名般,人称鲁班,是有名的工匠。有一次他为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,制成以后,要拿去攻打宋国。墨子听说后,就急急忙忙地从鲁国动身,走了十天十夜,到达郢都,去见公输盘。 墨子见到公输盘后说:“北方有人欺侮我,...
宋国有一个农夫,每天起早贪黑在田地里劳作。虽然辛苦,但是望着逐渐长大的庄稼倒也满足。 有一天,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,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。农夫也吓了一跳,后退了两步,野兔更是因为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。它拼命躲开农夫向另一个方向跑去,不料一下子撞到了地头的一棵树上,折断脖子死了。农夫回过神来,一看...
春秋时期,有一个郑国人,家里不是很富裕,平时只有一双鞋子穿。眼看秋风瑟瑟,天气转凉,自己脚上的鞋子也相当破旧了,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鞋。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,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,还小心翼翼地在绳子上打个结,可是他没有将小绳放在随身口袋里,而是量好尺寸之后便随手放在座位上,起身出门...
古人云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”一代名将张飞因盖世的英雄气概而叱咤风云。可是,他的死却一点儿也不壮烈,难免让人扼腕痛惜。 张飞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,骁勇善战,武艺高强。他力大无比,在当阳桥上大吼一声,就喝断了桥梁,使河水倒流。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勇和探囊取物的机智让军中上下叹为...
夏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夏桀,他在位时荒淫无道,滥杀忠臣良将,政权岌岌可危。 与此同时,夏朝的一个属国商国渐渐强大起来,国王成汤在相国伊尹的帮助下,内修德政,大力发展军事力量,对外逐步征服周边小国,最终于公元前十一世纪,灭掉桀王,建立商朝。 伊尹本来是成汤推荐给桀王的,但桀王只同...